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8.神变成人就这样变得显而易见。这是圣言存在的最首要和最重要的目的。因为没有人能信神并爱祂,除非他能以某种形式理解祂。因此,那些承认一位不可见,因而无法理解的神之人在思维上会滑入自然界,视自然为神,进而根本不信神。所以,主乐意出生在这个星球,并通过圣言显明这一事实,以便它不仅在这个星球为人所知,而且还由此显明给来自其它星球的灵人和天使,同样显明给来自我们地球的外邦人或异教徒。在来世,外邦人或异教徒被天使教导,那些照自己的宗教信仰过着良善生活的人会接受信之真理,并承认主(AC 2049, 2595, 2598, 2600-2601, 2603, 2861 [原文2661], 2863, 3263)。
1666.“这些王都聚集在西订谷”表示他们沉浸在恶欲的不洁事物中,或说他们有不洁的欲望。这从“西订谷”的含义清楚可知,下文(14:10)说,“西订谷有许多柏油坑”,也就是说,它遍满柏油坑,柏油坑表示恶欲的肮脏和不洁的事物,或说肮脏和不洁的欲望(1299节)。这层含义也可从以下事实看出来: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表示本身就不洁的邪恶欲望和虚假说服。凡在教会里的人都能看出,它们是不洁的;在来世,它们不洁是显而易见的。沉浸在这些不洁事物中的灵人只想在死水、沼泽和粪便中度过一生;他们的本性就自带这类事物或说这种环境。当他们接近善灵的气场,尤其想侵扰这些灵人,换句话说,想聚集攻击他们时,这种污秽就从他们身上明显散发出来。由此清楚可知何为“西订谷”。
“西订谷就是盐海”表示衍生虚假的肮脏事物,这从“盐海”的含义可以看出来,“盐海”可以说和“西订谷”是一样的;因为经上说“西订谷就是盐海”。尽管具有同样的含义,但之所以加上这个词,是因为“盐海”表示从恶欲中爆发出来的虚假;事实上,不产生虚假的恶欲是不存在的。恶欲的生命好比炭火,虚假则好比它发出的微光。正如火不可能没有光,恶欲不可能没有虚假。每种恶欲都源于某种肮脏的爱,因为被爱之物被渴望,因此被称为欲望;欲望本身就包含这爱的延伸在里面,或说欲望本身是这爱的膀臂。凡赞成或支持这爱或欲望的,都被称为虚假。这表明为何“盐海”这个词在此被加到“西订谷”一词上。
由于恶欲和虚假使人荒废,也就是剥夺他属于对良善的热爱和对真理的情感的一切生命,所以在许多经文中,这种荒废被描述为“盐地”。如耶利米书:
以肉体为膀臂的,那人必像沙漠中光秃的灌木,福乐来到,他也看不见,却要住旷野干旱之地,无人居住的盐地。(耶利米书17:5, 6)
以西结书:
只是沼泽和湿洼之地不得治好,必留作产盐之地。(以西结书47:11)
诗篇:
耶和华使江河变为旷野,叫水泉变为干地,使多结果实之地变为盐地,都因住在其中之人的邪恶。(诗篇107:33-34)
西番雅书:
摩押必像所多玛,亚扪人必像蛾摩拉,丢给荨麻之地、盐坑、永远荒凉之地。(西番雅书2:9)
摩西五经:
遍地有硫磺,有盐卤,有火迹,没有耕种,没有出产,连草都不生长,好像所倾覆的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一样。(申命记29:23)
“遍地有硫磺,有盐卤,有火迹”表示被毁坏的良善和真理;“硫磺”表示良善的毁坏;“盐卤”表示真理的毁坏;因为热和盐毁坏土地及其出产,就像恶欲毁坏良善,虚假毁坏真理一样。由于“盐”表示毁坏,所以人们将城拆毁后习惯撒上盐,以防它们被重建(如士师记9:45)。盐也用于反面意义,表示肥料和调味品。
1666a.创世记14:4.他们已经事奉基大老玛十二年,到第十三年就背叛了。
“他们已经事奉基大老玛十二年”表示邪恶和虚假在童年时期并未显现,而是屈从于表面的良善和真理;“到第十三年就背叛了”表示童年时期试探的开始。
1408.此处所描述和接下来发生的历史事件如所记载的那样;然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都具有代表性,每一个词都具有一个灵义。圣言的所有历史都是这样,不仅包括摩西五经中的历史,还包括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中的历史;表面上看,所有这些书只包含历史。然而,它们虽在字义上是历史,但在内义上却储存和隐藏着天堂的奥秘。只要心智的眼睛盯在历史细节上,就永远不可能发现这些奥秘;它们也不会被揭示出来,直到心智从字义中退出。主的圣言就像一个包含活生生的灵魂在里面的身体。只要心智专注于肉体事物,以至于几乎不相信它拥有一个灵魂,更不相信它死后会活着,属于灵魂的事物就不会显现。不过,一旦心智离开肉体事物,属于灵魂和生命的事物就会显露出来。这不仅是在人能新生或重生之前,肉体事物必须死去的原因,也是肉体本身必须死去,以便他可以进入天堂,看见天上事物的原因。
这同样适用于主的圣言:它的肉体部分就是构成字义的事物;心智专注于这些事物时,根本看不见内在事物。不过,一旦肉体部分可以说死去,内在事物就第一次呈现于视野。尽管如此,构成字义的事物就像与在肉身中的人同在的事物,或说人里面属于肉体的事物。具体来说,它们就像人从感官印象中收集并保留在记忆中的知识或事实。这些是包含内层或内在事物在里面的总体器皿。由此可见,器皿是一回事,包含在器皿中的本质要素或核心概念是另一回事。器皿是属世的,包含在器皿中的本质要素或核心概念是属灵和属天的。圣言的历史和圣言中的一切词语同样如此;它们是属世、甚至物质的总体器皿,这些器皿包含属灵和属天事物在里面;这些事物若不通过内义,永远不会进入我们的视野。
单从以下事实,谁都能清楚看出这一点,即:圣言常照表象,甚至照感官幻觉说话。如经上说,主发怒,惩罚人们,诅咒和杀戮他们,等等;而事实上,内义说的话恰恰相反,即:主从不发怒,或惩罚人们,更不会诅咒或杀戮他们。然而,那些出于单纯的心相信他们字面上所理解的圣言之人只要过着仁爱的生活,根本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原因在于,圣言只教导这一点:每个人都要活在对邻舍的仁爱中,并爱主胜过一切。凡这样做的人就拥有内在事物在里面;因此,他们从字义得来的幻觉很容易被驱散。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